回憶保定一中(片段二)
發(fā)布時間:2020-06-09 瀏覽次數(shù):0次
我體會到,光多看書,不多寫,也不行,那樣就會眼高手低,對別人的作品看不上眼,可自己一寫,寫不成。寫作,跟打拳、唱歌一樣,老得練,要做到:拳不離手,曲不離口,刻苦實踐是最重要的。技巧,是在實踐中得到的。熟能生巧。
于是,我買了點紙,訂了個本子,用來練習(xí)寫作,日記、速寫、草稿、都用它。
晚上,當(dāng)月亮升起來,校園里一片銀白,溫暖的春風(fēng)吹過,飄散著濃郁的芳香。潔白的丁香花沐浴在月光下,靜靜地散發(fā)著醉人的氣息。這時候,我悄悄地走進她的身旁,舉頭看看明月,低頭欣賞她的姿容和氣質(zhì),若有所思。有時擷下她一片綠葉,夾進我的小本里,留做紀(jì)念。有時,我把綠葉含在嘴里。雖然清香,但有苦味兒……我忽地想起,寫作事業(yè),也有點近似苦丁香,它是塑造美的,但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,是要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澆培出香美的花樹來。于是我給自己的小本,起名叫《苦丁香》。并在小本上,即興題詩一首:
初春的惠風(fēng)習(xí)習(xí)吹來。
丁香花兒開放了。
醉人的花粉輕輕飄灑,
飄在校園,
也飄在我的書上。
我呼吸著這清雅的芳香,
構(gòu)思著作品的主題。
我撫著這潔白的花枝,
感到心田的跳蕩。
哦,這潔美的花樹,
哦,這青春的生命。
我愿花樹永遠茁壯,
我愿青春永遠放光!
我在月光下凝睛默想,
一定要嚴(yán)肅成章。
我苦苦琢磨,
活象一株苦丁香。
后來,彥芳看了我的《苦丁香》,笑著說:
“這個名字好,有詩意,我也訂一個小本子,叫生活手冊,專門記咱們觀察來的生活,如何?”
“好呀!對,咱們都記?!蔽乙残χf。
后來我才知道,好多作家都有生活手冊,是用來積累生活素材的。例如契訶夫,就有一本書叫《生活手冊》,我買來看了。有時,他記下一句帶哲理的話,有時,他寫下自己的一點感想,也有時也寫狗或貓的動作。他記得非常簡單,讀者不明白是什么意思,但對作者自己來說,可能是很有用處的。他可以由此及彼地加以聯(lián)想,形成一篇作品。
我的生活手冊跟契訶夫的不一樣。我記的是生活細節(jié),是場景畫面,是人情風(fēng)俗,是家常理短。為什么我要記這些呢?因為我感到,在寫小說或故事的時候,最叫人發(fā)愁的是作品里細節(jié)描寫。假如作品里缺乏生活的細節(jié),即使主題如何好,思想如何深,讀者也不會受感動,覺得你的作品,干巴巴的,無味道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,公式公,概念化。細節(jié)是從哪里來的?我認為主要是來自生活,所以,作家非得到生活中去觀察、體驗不行。不能憑空胡想。故事可以虛構(gòu),而細節(jié)是不能虛構(gòu)的,它是扎扎實實的生活細胞,是藝術(shù)的生命。一篇作品,有無生活,主要看作品中的細節(jié)真實與否。所以,我決心下點笨功夫,到生活中去認真地觀察、體驗,認真地去練習(xí)生活素描,或叫生活速寫。既豐富了生活庫存,又練習(xí)了寫作技巧,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。